由@syutoken_sanka在X平台上引发热议的妇产科医生帖子中,关于“即使使用避孕套,年妊娠率仍为2%至10%”的言论,引发了各种观点和评论。对此,我们将进行调查,并基于医学依据进行解释:这个数字是真实的,还是存在误解?

“年度怀孕率”与避孕套避孕效果的定义

“年度怀孕率”指的是使用某种避孕方法时,一年内怀孕的概率。这是衡量避孕效果的指标,通常以“Pearl Index”表示。例如,Pearl Index为3意味着,使用该避孕方法一年的100名女性中约有3人怀孕。

包括避孕套在内的任何避孕方法都无法100%防止怀孕,因此每种避孕方法都会报告其年度怀孕率(避孕失败率)。避孕套的避孕效果在“完美(正确)使用时”和“一般(典型)使用时”有显著差异。完美使用指每次都正确使用的情况,而一般使用则反映了普通人群的实际使用方式(有时会出现使用方法错误或未使用的情况)。

基于这一差异,避孕套的年度怀孕率(避孕失败率)会被评估。

避孕套使用时的年度怀孕率:完美使用 vs. 一般使用

根据医学文献和公共机构的数据,男性避孕套正确使用时的年度妊娠率约为2%(避孕套完美使用时),这一数字非常低。也就是说,在每次正确使用避孕套的100对夫妇中,一年内怀孕的仅约2对。

另一方面,一般使用情况(非完美使用)下的年度妊娠率可达两位数。海外大规模调查显示,男性避孕套典型使用时的失败率为13%。美国疾控中心(CDC)的数据也指出,2000年代的避孕套失败率约为13%至17%,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则解释称“若未正确使用避孕套,避孕效果仅约82%(即妊娠率约18%)”。

日文资料中也指出,男性用避孕套在一般使用情况下的年妊娠率约为15%至18%左右。

由此可见,典型使用情况下的妊娠率与完美使用情况相比高出数倍,避孕套的避孕效果会因使用方式而产生显著差异。

“年妊娠率2%至10%”这一数字是否合理?

从结论来看,“2%至10%”的避孕套年度怀孕率大致符合医学事实范围,但该数字可能略显简化。2%的下限值与前述完美使用时的怀孕率(避孕失败率)一致。问题在于10%的上限值,与公共机构或研究数据相比,10%的数字反而较为保守。

许多资料指出,典型使用时的避孕套失败率为13%至18%。例如,美国全国调查显示,2002年时避孕套的年度失败率为17%,随后在2010年左右降至约13%。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也指出“约1年内有1人(20%)可能怀孕”。

另一方面,也有报告指出失败率在10%左右。一项对15个国家数据进行分析的研究估计,避孕套的平均一年怀孕率约为8.6%。该研究中失败率较传统美国数据更低,但上限仍约为10%左右。

此外,日本部分解说中将避孕套的避孕失败率介绍为2%至12%或3%至14%左右,因使用情况和统计方法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因此,“2%至10%”这一数值可视为完美使用时的下限与典型使用时的平均风险相结合的表示,并未严重偏离医学事实。然而,实际上避孕套的避孕失败率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超过10%,因此严格来说,“年度妊娠率最高10%”这一表述略显乐观。

避孕率与妊娠率的区别:统计解读中的注意事项

关于避孕套的避孕效果,“避孕率”与“怀孕率”的表述差异常引发混淆。避孕率○%指的是“能防止怀孕的比例”,而怀孕率○%指的是“怀孕的比例”。例如,“避孕套的避孕率为98%”这一表述,实际上意味着“年度怀孕率为2%”。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数字并非指每次性行为的风险,而是指持续使用一年的风险。即使避孕效果为98%,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100次中有2次怀孕”,实际上这是通过多次性行为的累积风险在一年内进行评估的结果。

因此,“年怀孕率2%至10%”意味着“使用避孕套的100对夫妇中,每年可能有2%至10%的夫妇怀孕”,而非每次性行为都有10%的怀孕概率(每次避孕成功率极高,但不确定性累积后,年单位上会出现一定失败案例)。

此外,该统计数据包含使用者错误(如佩戴错误、中途佩戴、脱落、破损等),因此当提及“避孕失败”时,需理解其中人为因素远多于避孕套本身缺陷。事实上,美国疾控中心(CDC)调查显示,约30%的避孕套使用者曾遇到使用问题,其中最常见的是“在插入后才佩戴,或中途取下”的情况。这些问题通过严格遵守正确使用方法即可避免,统计中的避孕失败率大多对应于“无法完美使用”的风险。

因此,仅知晓“避孕率98%”的宣传语时,可能会对“2%至10%的怀孕率”感到惊讶,但这实际上对应于避孕成功率的90%至98%区间,且该差异源于使用情况的不同。

阴道外射精法(体外射精)的年妊娠率:理想使用 vs 一般使用

另一方面,阴道外射精的妊娠率如何呢?阴道外射精是一种通过在射精前将阴茎从阴道中抽出并在体外射精来避免怀孕的避孕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性交过程中不将精液直接射入阴道来避免受精,但作为避孕方法的可靠性较低。

主要原因是,射精前分泌的透明液体(库珀腺液)中也可能含有精子,因此无法完全阻止精子进入阴道。此外,准确控制射精时机也较为困难,因此通常不推荐使用此避孕方法。不过,与不使用其他避孕方法相比,它确实能一定程度降低怀孕风险。

阴道外射精的避孕效果(年度怀孕率)

阴道外射精法的避孕有效性,在完美执行(理想使用)与实际一般夫妇使用(一般使用)的情况下存在显著差异。

关于上表:各避孕方法的年度失败率(避孕失败导致怀孕的概率)。阴道外射精法(红色框部分)在理想使用时约为4.0%,一般使用时约为22%,失败率(怀孕率)较高。

理想使用时的怀孕率(完美执行时)

每年约4%(每100人中约4人怀孕)。即使完全避免阴道内射精,每次都能可靠避孕,仍存在此程度的怀孕风险。这相当于约96%的避孕成功率。

此外,剩余的几%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即使射精在阴道外进行,也可能有极少量精子进入阴道。例如,一项研究显示,41%的男性在射精前分泌液中含有精子,其中37%的精子处于活跃运动状态。因此,无论多么小心,阴道外射精也无法将怀孕的可能性降至零。

一般使用时的怀孕率(典型使用方法)

据报告,每年约为18%至22%(大约每5对中有1对怀孕)。美国的研究显示约为18%,日本的分析也显示约为22%,两者均显示约20%左右的高失败率。换言之,实际避孕成功率仅约为78%至82%,也就是说,每5对尝试中就有1对在一年内怀孕。

失败率高的原因包括:如前所述的分泌液中残留精子,以及时机错误(中途未能及时阻止导致少量精液进入阴道)或多次连续行为时,首次射精的残留精液混入下次行为等情况。特别是进行连续射精(即所谓的“第二轮”)时,尿道内残留的精子更容易混入下次射精前的分泌液中,可能导致怀孕率进一步上升。

总结

此次引发热议的“即使使用避孕套,年怀孕率仍为2%至10%”这一妇产科医生的言论,尽管在医学上大致准确,却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争议。其背景可能包括以下因素:

性教育与知识不足:许多人误以为避孕套是“几乎万无一失”的避孕方法,且缺乏接触具体失败率数据的机会,因此对“10人中1人怀孕”的冲击感到震惊和困惑。由于日本的学校教育和媒体并未充分教授避孕方法的实际成功率,因此可能有许多人对专家提供的统计数据感到震惊。

数字的误解与夸张:如前所述,部分人误解了“2%至10%”这一数字的含义,极端地认为“即使使用避孕套,仍有10%的怀孕概率(即避孕套几乎无效)”。在社交媒体上,短文中的数字容易被孤立传播,导致忽视上下文的解读和焦虑情绪的放大。

作者:元神賢太
青山赛俪丝医院/船桥中央医院院长/医疗法人社团赛俪丝理事长。1999 年毕业于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院。 日本外科学会认证外科医生。 美容外科医师资格(日本美容外科学会)。 美容外科医生协会理事。 拥有超过 20 年的美容外科医生、包皮和阴茎治疗经验。 被命名为LIPAS和LIPAS G的创造者,是日本领先的专家。 他在 Youtube 的 “元神Channel”上开设的男性性爱讲座广受好评。他还将改善男性更年期(LOH 综合征)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

*LIPAS和LIPAS G是医疗法人社团赛俪丝的注册商标。